台灣動畫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如何學習動畫創作

1.角色動畫

先從角色做練習,不急著說故事,先練習用一個角色演戲,把動作、表情、誇張、趣味幽默等都練熟悉,然後再進行下一步,例如:「氣死我了!」「哎!怎麼這樣!」「緊張的應徵者,等待著命運招喚!」這都是一個角色的獨腳戲,或是給自己設計的角色一句話,然後把那一句話透過這角色好好的演出來。這樣經常練習,就能學習「原畫」設計,以及動畫中割技法,否則大家平時蒐集滿書櫃的動畫資料,又研究迪士尼的12守則之類的,難道是擺好看的嗎?這是要去應用實踐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台灣學生大多不太懂動畫的精神、動畫的語言,思考故事的時候,多會以寫實的角度去思考,這就是因為練習的太少,因此針對這種獨腳戲的「角色動畫」多多練習,掌握到動畫的特性和表演語言,才能做出一部「像動畫的作品」。



像這樣一句話的表演先開始練習,再慢慢加長對話
                                                                                  

2.事件動畫

接著用這個角色演一個「事件」,例如:「從樹上救貓下來」、「慘了!包包忘在公車上!」等一件事就好,能夠把一件事演好,才能進行短片創作,透過這個練習,可以加強「角色動畫」能力,也可以加強鏡頭、構圖、表演、設計等基本功。
不要忘了,一個事件不代表只有一個鏡頭喔!往往一個事件要講清楚,也需要動用到十多個鏡頭才能講完整,所以就可以學習角色動畫和導演一部戲的基本功。

我建議學生製作畢業製作,最好是以「事件動畫」來構思較為理想,可以充分展現角色表演的魅力,如果是以「故事動畫」為導向,通常為了講清楚故事,會一再的去修改故事劇本,工作量很龐大,有時還不見得大家都懂你的故事,但如果是以角色事件為主的話,則很容易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除非你有一個「非說不可的故事」!

皮克斯早期的短篇動畫,都是角色動畫或是事件動畫,練功練多了,自然可以駕輕就熟的製作精彩的長片。

這是一個有關「下棋」的事件(Pixar 1997Geris.Game)
鏡頭很多,但其實還是只講一件事,這就是「事件動畫」
也最適合學生創作畢業製作,尤其人數少時,更能掌握進度
                                                                     

3.故事動畫

最後,終於可以開始說「故事」了,大約7、8分鐘或是5分鐘左右,畫面約50~80個左右,既然是「故事」,就要跑結構,例如分成三幕,三幕裡頭有大約12個事件(或更多,看故事長短),每個事件約有2~3個鏡頭....等,這就很龐大了,這裡就要具備更多電影導演知識和觀念,除了融入剛剛說的角色動畫之外,更要注重表達的主題和拍攝的手法,很複雜,先決條件是「先把第一和第二項練好」,否則新一代設計展的動畫,絕大部份都不像動畫,基本的角色表演都欠缺,只能說是長得像動畫而已。大多數看起來好嚴肅、好灰色,一點都不有趣幽默,不是說一定要搞笑,但動畫特色就是用幽默趣味概念去看世界,這樣才能提升台灣動畫競爭力。

記住,故事裡肯定要有「問題」、「過程」、「解答」,要有「衝突」和「抉擇」元素在裡面,然後是給一個可以令人接受的「答案」等,其他就是要有視覺化思考,構想故事時,不要忘了場景要一併考慮,不要想來想去,老是想到客廳啊、廚房、廁所、電腦桌的,這些畫面不是不好,而是侷限性和好感度欠佳,而台灣學生最喜歡四合院、夜市、廟、雜貨店、放天燈.......等元素(台灣文化元素和生活經驗有關,這部份另外討論),這些每年都大量出現,看久了就不新鮮,雖然本土動畫的文化性大概脫不了這些,但如何讓場景引人注目和好感,在構思故事的同時,也要一起想一想,例如加強設計元素,讓台灣印象有不同表現,那是有加分作用的喔!

然而,即使是「故事動畫」,其實還是以角色來帶動整個故事的發展,不要變成角色只是故事裡的一個說故事的人,應該是「角色本身的一言一行和發展就是一個故事」,迪士尼說:「我喜歡創造一個角色,並且設法讓人們喜愛它,當人們喜歡這個角色時,自然也會喜歡這個故事。」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也是卡通的精神,請大家要多多體會。  


這是一個有關走失的物件的故事 ( 奧斯卡-迷失之物.The.Lost.Thing.2010)
分成好幾幕、好幾個場景才講得完的「故事動畫」
故事動畫是培養說故事能力的好舞台,一個故事有劇情結構和場次安排以及角色戲份掌握,對於劇情的階段發展要胸有成竹,能夠說好一個完整故事,將來才有可能擔當長片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