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角色優先」和「故事優先」

一、角色優先

「一個人在強風中,又要壓住帽子,又要保護皮包,又要努力夾緊腋下的公文夾,走得很辛苦,眼看公車快來了,他非常著急,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竟然........,結果..........!」

以上就是一個角色優先的短片,這種短片很適合學生創作練習或是畢業專題,因為可以把重點放在:

1.美術設計(含角色和場景)
2.腳本設計(可以好好玩鏡頭)
3.角色原畫表現(12守則的發揮)
4.畫面構圖設計(吸引人的畫面)
5.聲音(配樂和配音)

時間約2.5分~4分
人數1~3人
製作時間約半年
分段:
A.一個人下班遇到強風(約5個Shot)
B.強風中他極力保護物品的情況(約12個Shot)
C.他想出一個辦法...(約10個Shot)
D.他終於..........(約5個Shot)
共計約32個Shot

這四段剛好是一個起承轉合,長度剛剛好,不長不短,很適合學生創作用,重點在技術和角色,而非故事,內容可長可短,你可以再加一段中途遇到意外而必須去找回被風吹走的物品,或是萬一你時間不夠,即使刪除一段,也還可以看懂故事,如果你思想發達一點的話,就可以用這個故事來諷刺世間的什麼現象?或是講一個人處在緊急狀態的人性淬鍊,反映出某個心理或意識意涵,你也可以用這個來講珍惜生命或是捨去才有得.....等,簡單的一件事,卻擁有很深的內涵!

所以這種短片的設計最好也能夠符合文化性、幽默感和普世價值,然後要有寫實精神,就是說你不是瞎掰的,彷彿你自己親身經歷過,或是你親眼看到過的,這一點你千萬不要在youtube上收尋,你要親自出去走走看看,收集可用題材,不要被別人的作品影響,google上的資料是用在你已經確認內容之後,你要找設計場景資料,可以上網看看,但不要一開始就在網路上找點子,創意要自己想出來才叫創意,被別人影響之後就很難感動人,要自己原創才好!

這種短片創作正是學生在四年學習中的成果驗收,用這些練功的成果,相信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

但如果是一個故事動畫,32個Shot肯定不夠,至少60個~90個Shot才夠,這麼多Shot勢必要一群人才夠,這樣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包括技術水準的落差,意見很多,工作分配問題....等,造成大家無法專心去講好這個故事,除非你有一個超人隊友,可以搞定一切 !

角色優先不一定都是短片,皮克斯就是最擅長角色優先的團隊,對於角色的形塑可說是無與倫比,想想看從「玩具總動員」到「腦筋急轉彎」,我們可以看到沒有任何角色會和另一部動畫角色重複,每一個角色都是典型,就以「天外奇蹟」為例,整部片其實主要角色只有三個,而這三個角色互相衝擊著對方的價值觀,這不但不會因為角色太少而單調,反而因為角色塑造的鮮明與真實而使整部片高潮迭起,加上幾隻狗和鳥的攪和,使整個簡單的故事充滿戲劇感,但我們台灣要走這一條路,我認為就是從短片的角色優先創作開始練習,然後以這樣的經驗去建構長片的角色形塑,相信會是一個較好的方法!

當然從短片到長片需要更多專業的考量,但角色優先的說故事模式,需要大家多加以研究和了解,也就是說;吸引人的其實是角色本身的經歷,故事只是角色內在世界的外化,沒有角色,自然沒有故事!

先學會講「角色」,再進階談「故事」

好萊塢的主角很多是糟糕到極點的人,老婆要和他離婚,子女吵著要搬出去,信用卡刷爆了,整天和老闆不對盤,唯一的好朋友剛剛被發現陳屍巷口,而且他自己還有心臟病,最好再加上愛喝兩杯,然後成天自暴自棄....但是,當世界末日來臨時,唯一能夠拯救世界的,就是這個渾球,因為,所謂的男主角,不管他有多麼糟糕,但他絕對是一個可以改變自我的人,絕對是一個可以在最最緊急的一刻,按下那一個拯救世界按鈕的人,即使是犧牲自己也坦然以對!

這樣的角色才好看!

「鐵拳」裡的Billy  Hope就是這樣的角色,但他並沒有拯救世界,而是拯救自己和女兒的關係,不過這部片子,個人覺得劇本嚴謹度較弱,蓄積最後那場和殺妻仇人的拳賽的能量很弱,不像「洛基」的戲劇強度那麼令人激昂
因此,「洛基」塑造了一個新的英雄典型,一個背負國家榮譽的拳擊手對抗強大的蘇聯拳擊冠軍,將角色層級拉高到國家對國家的對抗。而在「鐵拳中」,Billy只是一個想要復仇和挽回女兒監護權的失敗拳擊手和性格衝動的父親,這種角色的原創性較不足,因為已經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和角色了!當然,「第一滴血」又成功塑造了另一個角色典型了!

用角色講故事,這看起來理所當然,但是其實很多人只是利用角色而已,從腳本設計就可以看出來:


上圖的「敘事用鏡頭」就是單純利用角色在交代故事,但是加入了「增效鏡頭」之後就可以感受到角色的內在情緒狀態,使角色對戲劇有了更多的融合。因此,故事不宜太長,短短的幾個事件就好,因為你會用很多鏡頭在角色的身上,以便交代角色對於事件的各種反應和感受,交代越細膩,鏡頭越多,而戲劇性也就越強,所以我們在看這個作品時,不只是在看故事,更是在欣賞一場戲劇演出。

但是,我也看到了有一些短片使用了太多角色的「內心戲」,造成戲劇張力減弱了不少,內心戲不是不好,而是要如何「視覺化」?這就是腳本的功力問題了。

學習動畫創作,先學習創造一個「角色」,然後和這個角色一起經歷他的故事!這就是「角色動畫」!

二、故事優先

「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平時大家忙著各自的事業或工作,很難聚在一起,有一天,爸爸提議大家週末到山上露營,大家都很高興,只有爺爺一個人悶悶不樂,媽媽和姊姊就去和爺爺聊天,爺爺鏡說出一段驚人的往事,於是............,後來......................。」

這就是一個以故事為主的故事動畫!當然不是說她就沒有角色動畫在裡面,而是故事太長,造成工作量太大,大家最後只求能順利講完故事就好,沒力氣再多加角色動畫在裡面了!

以上只是一個大概,要講完這個故事大約要一張A4紙才夠,這樣就是一個故事動畫,屬於家庭親情寫實劇,你當然可以在後面加上奇幻元素,這樣的故事講完至少10分鐘,我建議乾脆畫成漫畫好了,因為做動畫肯定無法在畢業製作期限內完成(半年企劃,半年製作),如果你的實力平平,做事效率又普通,那建議還是做前述的角色動畫。

這故事約10分鐘,所以:
約60~100個Shot才能講清楚,要知道腳本不是光交代故事內容就好,也包含許多心情或是情境的描述,鏡頭切換很複雜,要分成好幾幕來演,工作量非常大,學生除非有很多志同道合又技術精湛的同學在一起,而且大家對製程非常了解以利分工,這樣才有可能完成任務,所以這種故事型動畫的創作,時間和技術以及團隊要三者兼備,同時要用流程來進行分工管控,導演也要有一些製作經驗才好,同時組員之間默契和自我要求也必須考慮到,總之,故事動畫不是不要做,而是條件更高,要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才能勝任。

故事動畫有一個麻煩就是她不能砍段落,萬一你來不及做不完,你只要砍掉任何段落,拿掉一段畫面,她就支離破脆看不懂,往往學生到了結案時都會考慮將故事縮短,這時做故事動畫的人就會很吃虧了!

我的經驗是這種故事動畫,組員常常因為故事內容有不同意見而爭論不休,一吵就是一個月或二個月,別人已經開始在畫腳本,這組還在為了爸爸和爺爺的關係稿不定而爭吵,甚至因此而決裂的也有,所以要做故事動畫的同學要注意。

電影大師史蒂芬史匹柏就是一位很擅長說故事的導演,不論是「E.T」「第三類接觸」「辛德勒名單」都是很精采的故事,但是2012年的「林肯」卻輸給李安的「少年Pi」,我認為其中有一個因素就是角色PK勝了故事,不過最佳男主角卻給了林肯(平衡一下吧?)。

還有,當年82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的競賽中,「阿凡達」也一樣意外輸給了「拆彈部隊」-當終日與危機為伍的軍人,一旦適應了危機的人生,就無法脫離生命中以危機為毒癮般的日子,雖然他每天在倒數退伍的日子中過生活,即使是退伍回到家了,卻無法適應原本安逸平庸的人生,最後選擇再度回到戰場擔任拆彈部隊,繼續與危機倒數為伍,這是一個多麼棒的角色典型!今天你這個角色不是很會演戲就能獲獎,而是你能否塑造一個新的角色典型,在電影的字典裡,創造了一個新的角色單字,這才是一種原創精神,所以看起來對於角色的形塑,大家都要更多下一些功夫去研究了!

畢竟能夠入圍奧斯卡的演員,幾乎個個都有得獎的功力,但最後得獎的往往就是那個創造了一個新的角色典型的演員,不是嗎?

不過,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卻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好劇本,就連編劇大師羅伯.麥基都稱讚賽片是他這幾年看過最好的劇本之一呢!

在電影類型中有所謂「前景故事」和「背景故事」,「林肯」和「阿凡達」就是一個背景故事,大架構、大卡司、大投資、大場景,講一個大時代裡的一個歷史事件,吳宇森的「赤壁」也是,這種電影因為投資很大,非得找大導演、大製片不可,因為大導演大製片比較容易做全球發行,而「少年Pi」和「拆彈部隊」應該就屬於「前景故事」,強調一個小人物的人生和衝突事件,這種電影非常需要得獎的加持,畢竟獲獎就是最好的行銷。

學生的專題製作坦白講,較適合做「前景故事」,她就是講角色,但很多人還是企圖講一個大的社會架構為背景的故事,自然很難聚焦,所以大家要注意這一點!

例如:一個人的一生(背景故事-故事優先)
            爬圍牆撿拾被風吹落的帽子發生的趣事 (前景故事-角色優先)

那你會問:「只是爬圍牆?這有什麼好講的?」
錯!爬圍牆可以看到「普世價值」你相信嗎?因為這故事在講「勇氣」!
「蛤?勇氣?」對!因為主角克服了自己的「懼高症」,為什麼?因為「愛情的力量」!那帽子就是女朋友的帽子,所以這個爬圍牆的故事,是不是就成了一個偉大的故事?因為他有普世價值,她講了愛情的力量改變了一個人的人生!這小人物身上發生的故事的偉大程度,絕對不亞於發動一場戰爭,去消滅一整個星球的外星入侵者一般的價值呢!

然後你也可以說:「改變自己,是世上最偉大的一件事!」

所以,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個爬圍牆的小故事,也有機會獲獎喔!(腳本能力夠好的話)

先從一個角色的意外遭遇練習,再進一步去說一個家庭或是「一個村莊.......」吧!
       

三、聽老師的話?

當然老師也是一個問題,有些非本科的老師往往自己不太懂動畫,會以為做動畫就是要寫一個長長的故事,老師自己根本不知道那有多可怕,還會要求內容要教孝教忠,故事要兼顧倫理道德,最好還要能告訴大家要行善除惡......,結果學生完全無法預料自己的命運會如何 ?

其實,動畫就是輕鬆幽默娛樂,然後講一個簡單而吸引人的道理就好了,不要那麼八股啦!教育的事情讓電影或是漫畫去做,2、3分鐘的短片動畫盡量娛樂一點,簡單有力的道理和故事,然後很厲害的美術、很厲害的鏡頭、很順暢有力的原畫...,這才是重點!

即使是獲獎的作品也不見得都是很複雜的故事,去年的迪士尼獲奧斯卡最佳短片作品FEAS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ARYCDna3E)雖然有推廣蔬食之嫌,但很簡單的內容,富有創意的表現手法,輕鬆流暢溫馨的節奏才是重點!

故事不在長,而在有張力!

四、分工和流程的重要

大部分我所知道的學生創作,很少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在製作,大多是依照自己的方式在做,這樣自然就會有大量工作落在最強的那個人身上,其他人只是做著技術不高的後製,這種強人領導是目前許多學生的創作模式,要知道分工才能有效率的完成任務,同時大家都能學習和成長,導演可以將工作分成幾個階段來做:


1.一開始先要講故事,這部份要由導演先用故事版講一遍給大家聽,不要用Word給大家看,這不是一個好方法,我已經禁止學生用word給老師看故事,我會要求學生用故事版講給我聽,不會講就請他回家對著室友講,不會講故事就做不出好動畫,因此導演第一要會講故事給組員聽,讓大家都滿意為止,不會講故事就沒資格當導演!練習親口敘述自己的故事有很多好處,最明顯的是提昇自己的表演熱情和故事邏輯能力。

2.故事完成後進行設計,這時要分配不同人設計不同角色(場景),不要大家都設計同一個角色,這樣最容易得罪人(沒被採用會很受傷),而且每個人設計時要畫很多遍,從中挑出一個自認為最好的,不要只畫一個,每個要將分配到的角色畫個100個以上,肯定可以找出最好的,然後導演再來統整出一個統一的風格。當然導演事先要給大家一個方向,半寫實或是卡通的風格,要先溝通好。

3.故事搞定之後同時要文字腳本,然後依照文字腳本,開始趕工畫出詳細的分鏡腳本,這部份最好也是導演自己畫,或是組員程度不錯的幫忙分段畫。

4.腳本之後就做成動態腳本看整個故事的表現如何(含聲音)

5.導演將腳本依照故事發生的場所進行分段,然後將不同段落分給組員進行「構圖設計」

6.導演將構圖對照腳本和場景角色設計,進行Check,經過修正後的構圖就可以繼續往下製作

7.構圖Layout很重要,因為背景和原畫都要依照構圖給的圖進行製作,所以導演在這一關一定要控制品質,將每一個畫面修改到最好看為止,而且要將腳本畫面變成可執行的設計。

8.修改好的構圖,開始Follow下去給原畫同學進行角色的原畫設計,這時候導演要一一的演給組員看,角色如何表演,表情如何,走位如何等等,好像拍電影一樣的指導演員。

9.同時構圖當中有一張詳細的背景稿,要給負責上色的同學繪製,色彩風格要統一。

10.原畫和背景分工下去,就要盯緊進度,導演要用進度表控制好進度(或是指派一位組員負責進度)

11.接下來就是動畫中割和上色等後製的工作都是時間問題,要控制好品質和進度,當中有問題要立刻處理,不要因為其中一位組員而影響大局。

以上大概說明分工方式,這部份要老師在之前的練習時就要訓練和要求,才能讓學生明白分工的好處和重要,強的學生可以訓練當導演,平時教他如何進行管控,這部份也很重要。

不依照流程製作也能做出一部動畫,自己想怎樣做都可以,反正能完成就好,這樣會有問題,因為他可能在投入業界職場時會格格不入,自己作主習慣了,和公司部門的配合就會產生適應上的問題喔!

有一位學生問我:「導演要做什麼?」
我說:「做最龜毛的事!」
學生:「不懂!」
我說:「要求每一個畫面的完美,並使故事令觀眾感動!」
學生:「懂了!」

大概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