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動畫都是先想故事,然後寫成文字,再從文字轉換成圖像設計,我認為這不是很好的方法,因為動畫始終是視覺的構成,之所以要寫成文字,應該是因為視覺討論已經有了初步共識,然後再寫成文字,這樣才能將視覺化的故事畫面直接而完整記錄,是一種直覺式的溝通方式,而不需要經過文字,再轉成視覺,似乎是顛倒了,也就是:
視覺溝通Concept Art或Visual Design--故事版Storyboard(由角色優先去設計故事)--修正故事版--文字腳本(或劇本Script)--開始進行概念設計Concept Design--進行角色探討(角色需要真實性與角色需要有動機....等)--回頭去修正劇本(因為加入了更多角色確定的因素)--確定劇本與角色/美術設計--找出角色吸引人之處--再回頭去改劇本.....「角色」--「劇本」之間來來回回的探討和修正,有時要經過數十次修正溝通,才能確定最後完美的劇本,因為角色是真實的,所以有許多真實人格的問題要被提出來討論,如「小強內心想要什麼?」一開始想要的,可能到後來會變成「小強內心害怕的是什麼?」這個「想要什麼?」和「害怕什麼?」一念之差,整個劇本就要重寫,這就是「角色動畫」的精神,考慮的不是故事情節,而是優先考慮角色的內在和外在因素,由角色的角度切入到故事裡去設計情節,這樣就會讓角色被觀眾所喜愛和接受!
角色不是說故事的工具,角色是產生故事的來源!
大家一起出點子,幫助其他同學的創意更完整,這也是迪士尼創意發想方式,因為每個人有自己不一樣的成長經驗和背景,大家一起討論會有意想不到的點子出現!
如果你用文字溝通,就會遇到圖像轉換的盲點,因為學生會不考慮畫面而寫出一些很難視覺化的文字,然後在事後反悔,但如果一開始就採用圖像溝通,很多視覺畫面因素和表演等因素就會在第一時間考慮進來,不會浪費在轉換的盲點上,這也是最符合動畫特性的教學方式!
但是,如果很長的故事,不先寫文字要如何產生畫面?
這部份要導演自己先將故事消化後,用視覺化先畫成故事版,然後就進入視覺討論,大家都用故事版在檢討、組織、增減、強化...故事的張力,所以這部份並不需要文字,文字頂多是重點的寫在故事版下方,整個視覺討論就是集思廣議,激發大家的點子,然後不斷修正或替換故事版,直到大家都滿意,然後就可以將討論好的內容寫成正式劇本,這時的劇本已經圖像化了,這劇本就可以送去給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審核,如製片、發行商、劇作家....等,聽聽他們的意見,再回頭檢討修改,這種修改,可能是張力不足,可能是角色之間的衝突性弱....或是有些搞笑太低俗等問題,這時就可以用劇本來檢討,完成後就可以製作分鏡腳本,總之就是寧可在故事端花時間精神,也不要勉強匆促製作下去.
文學作品要變成動畫,更需要先視覺化,因為文字和圖像之間是有落差的,所以要先改編畫成故事版,某些情節要簡化、去除、轉換成動畫語言、強化某些表演等,這些都是導演自己才懂,但如果導演自己能寫劇本,那就完美了!
但如果導演只和劇本作家討論,而沒有和團隊討論,就會因為導演個人條件而影響成敗,所冒的風險極大,畢竟大家一起想,大家一起分攤風險,何樂而不為!
培養說故事的能力好處很多,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由文字邏輯轉換成圖像邏輯,而從圖像中學習鏡頭感和動畫的思維,包括幽默感和角色表演等,否則學生每次到了畢業製作時,就會忘了自己是在做卡通,老以為是在拍某某單位的宣導片!
另外關於設計端,則是要和故事同步檢討,才能在整體性取得協調.
個人認為這部份需要導演有這種領導和引導啓發動畫師的能力,這種集體創意的方式,會讓大家有參與感,而且每個人都非常了解故事,大家會一起成長,對培養原創型團隊大有助益,導演不要成為只管畫畫的人,導演要從故事端完全掌握,讓團隊活化,創意需要刺激,動畫師要能畫也能想,導演當然是靈魂人物,不是那個只坐在角落,默默工作的人!
這是堂主的動畫課程中,採用視覺化溝通的教學法 ,這是剛完工啟用的雲科大 數媒系的動畫設計教室,整面牆的吸鐵式白板,就是給學生說故事用的 |
學生會說故事,才能啟發他的視覺化表達能力和創意 討論的時候是全班一起討論一個故事,大家一起出點子, 然後你就會聽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創意,經過老師組織 和修改邏輯之後,就會成為不錯的原創故事。 |
將故事版和角色設計貼在牆上,視覺溝通完成後才寫成文字,因為要畫腳本 而一開始要先有一個真實的角色,學生是透過互相寫生,然後加入性格設計而成, 因此角色都是真實的,當然也可以是怪物或是動物,但內在還是真實的! |
動畫教室配備22吋Cintiq給老師專用,這樣可以直覺的和學生用視覺溝通 圖是堂主要學生採用的構圖方式,也是視覺優先概念,這部分在討論完 故事之後,就進入視覺概念討論,重新整理每個人的美術設計,讓角色 有一個很棒的故事空間,注重視覺焦點的運用和美學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