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動畫聖堂講義--如何說故事?

課程內容:「如何說故事?」

說故事方法有很多種,根據長短不同、觀眾對象、市場區隔等因素而有所區別,但對初學者而言,以下內容,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思考架構,這個方法就叫做「邏輯演繹法」:

※1.找到一個主題,如「因果報應」,然後思考:要不要挑戰這個命題,因為沒有挑戰,就沒
      有 戲劇的成份,於是訂出幾個挑戰正常思惟的方向:
         A.正常情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B.挑戰命題:「善有惡報、惡有善報」
    註:一般而言,挑戰性的命題,較有發展空間,戲劇張力較強,因為觀眾都想要知道答案。然而,主題因為主導整個戲劇精神,所以應注意正當性和道德性,避免不道德的主題。
※2. 為什麼要挑戰此一命題?越是遊走道德邊緣的命題,越能引發好奇心
※3.誰最適合詮釋此一命題?如:屠夫?殺人犯?和尚?一個上班族?風塵女?越是不可能的
      人,越能挑起戲劇張力。
      從這些人當中,找到一個最不會「理所當然」的人選,才能具備挑戰性,如「一個上班
      族」這個人選,角色具有矛盾性、不確定性、衝突性...等更佳,越正常的越不理想
※4.然後開始設定一個最適合此一角色的職業,如「葬儀社業務員」,並為這個角色設定其他
      的次要角色,以及這些角色之間的關係,扮演的劇情任務
※5.接著以此一職業為藍本,規劃符合命題的架構,如「一個看到別人死亡會興奮的葬儀社業
      務員,發展成精心設計死亡陷阱的殺人犯....因而成為業績第一的有錢人,而最後一個遇害
      者,竟是他的.......」這就是基本架構,然後「副題」是「一個患有輕微人格妄想症的人,
      以為自己是城隍爺化身,於是加入了葬儀社業務員行列....」,這樣的主次架構都有了,就
      容易進行戲的部份了
      註:有了「故事」還不夠,還要有「戲劇」,就是角色表演的部份
※6.故事大架構中,要不斷反問自己:為什麼?會如何?
※7.畫出「故事樹狀結構圖」,並用這些結構圖來建立、檢討故事
※8.整理出正確的說故事結構流程,包括戲劇張力結構的起承轉合,高潮設計等
※9.依照「幕」的不同進行內容,寫出每一幕的Title,並討論每一幕達成的目標
※10.分配好「幕」之後,開始設計每一幕裡的「事件」橋段,以及加入符合動畫表現的劇情
※11.像填充題一樣,在每一事件內填上故事細節
※12.決定每幕的表現手法、美術風格
※13.進行分鏡腳本繪製

其他要點:
1.一個十分鐘的故事,如果只有2個角色演出,則必須要有很好的劇本,否則會很無聊
2.如何尋找生活中的題材,作為創作依據?
   --只要能「感動」自己的事件都可以加以發展,「有感覺的」也可以
3.好的故事不是只有感覺(如恐怖、懸疑、興奮、苦悶..等),而還要有「內涵」,也就是以
  「恐怖」的手段來講一個「貪心的下場」,這就是「內涵」
4.讓最不可能的人來做最不可能的事,而最可能的人,卻不是做那最可能的事的人,這種「反
   向角色」的挑戰性設計,往往比「正向角色」更戲劇性
5.所謂的戲劇高潮,就是一種「張力」「壓力」,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都是
6.故事的產生可以:
  由一個「角色」開始(如:一個天真又有野心的推高機司機)
  由一個「事件」開始(如:謠傳中的世界末日到了,小班猶豫著要不要花光積蓄..)
  由一個「感覺」發展出 來(如:花了一生的時間在尋找30年前留下一張暗示紙條的女人)
  由「一句話」(如:你要證明你的勇氣..)
  由一個「夢」(如:飛行在恆河的河面上,看到無數靈魂等待一個咒語)
  由一個「現象」觀察產生(如:割完稻子的田地,竟是無數小動物爭奪的地盤)...等
  記得要隨時記錄所見所聞
7.有時要站在觀眾的角度看故事
8.「沒有結局」的故事,要在過程中講出「道理」
9.不能只有探討「現象」,更要近一步講出你對這一現象的看法,如「世界因為貪婪而滅」,
   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現象,雖可以發展成故事,但必須加入「人類因為害怕失去而貪婪」
   的「觀點」,有了這個觀點,就可以讓角色注入靈魂,而不會虛有現象的表面,欠缺內涵
   也就是「故事以現象為主軸,探討的不一定只是這個現象,而是造成這現象的成因」
10.試著用不同觀點看現象,如「病人」「醫生」「富人」「同性戀」「孩童」「存在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